台灣蕨類在世界中佔據關鍵地位,生態豐富
如果把地球上約 1.2 萬種蕨類攤開來看,台灣這塊僅 36,197 km² 的島嶼竟擁有超過 820 種蕨類,密度遠勝全球其他知名「蕨類大國」,不愧被植物學者稱為「蕨類王國」。(nthu-en.site.nthu.edu.tw, en.wikipedia.org)
下表以「每 1,000 km² 蕨類物種數」做比較,台灣輕鬆坐上世界第一的寶座,實至名歸。
國家/地區 | 國土面積 (km²) | 蕨類物種數 | 密度 (種/1,000 km²) |
---|---|---|---|
台灣 | 36,197 | 820 | 22.65 |
菲律賓 | 300,000 | 1,100 | 3.67 |
日本 | 377,975 | 700 | 1.85 |
婆羅洲 | 748,168 | 963 | 1.29 |
英國 | 242,495 | 70 | 0.29 |
法國¹ | 551,500 | 123 | 0.22 |
德國 | 357,596 | 40 | 0.11 |
澳洲 | 7,692,024 | 390 | 0.05 |
北美洲 | 24,709,000 | 400 | 0.02 |
¹法國本土蕨類被多項資料列為「不足 150 種」,本文取常見估值 123 種作比較。(tiracoon.fr)
為何台灣蕨類如此豐富?
-
緯度跨越熱帶到暖溫帶
台灣北回歸線穿島而過,短短數百公里涵蓋了熱帶、亞熱帶與暖溫帶 3 大氣候帶,給了蕨類多樣的生態棲位。(en.wikipedia.org) -
地形落差驚人
0 – 3,952 m 的垂直高度差,造就雲霧林、闊葉林、針葉林到高山草原等複雜微氣候,蕨類各安其所。 -
豐沛降雨與終年高濕度
年平均雨量 2,500 mm 以上,加上河谷與峽谷帶來的霧氣,使得台灣成為蕨類最愛的「天然溫室」。
台灣密度世界第一帶來的意義
-
保育價值
超過三成台灣蕨類被列為受脅等級,其中不少為全球僅存於台灣的特有種。若台灣棲地受破壞,這些古老植物可能就此消失。(nthu-en.site.nthu.edu.tw) -
科研資源
台灣是研究蕨類演化、生理與分類的「天然實驗室」。短距離內即可觀測氣候與海拔變化對蕨類族群的影響,吸引國內外學者長期駐足。 -
生態旅遊潛力
從台大溪頭、阿里山神木區到太平山見晴步道,賞蕨不再只是冷門行程,而是結合森林浴與環境教育的新亮點。
結語
蕨類見證了 4 億年的地球變遷。當你漫步台灣山林,腳邊隨處可見的翠綠捲曲,實際上是世界級的生物多樣性縮影。珍惜並守護這片土地,就是守護人類共有的自然遺產。
#蕨類王國 #台灣生物多樣性 #自然保育 #生態旅遊 #植物科學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