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藤在市區郊山並不常看到,若有幸在野外遇見其身影,我會停下腳步佇足欣賞。 看那混身長滿約3-4公分長尖刺的葉鞘,讓人聯想到頭皮發麻的狼牙棒;似竹子般的葉子,在葉背竟然有著銳利倒勾的尖刺,在森林中,特別容易抓著其他植物向上攀爬,以便獲取更多的陽光,果然是藤蔓植物的狠角色。不過可惜的是,過些日子,再度造訪該地時,常會發現如上圖一般的景像,植物的下半身已被砍斷,徒留上半部任其枯黃。
黃藤是全株都可取材的民俗植物,除去尖刺後,成為大家熟知的藤條;剖條後,可做為優良的編織素材,藤家具、藤籃等等,深受世人的喜愛;靠近尾端的部份可取其藤心,做為美食佳餚,據說還有些醫學上的運用。因為運用如此廣泛,所以都市郊山,只要人為干擾較嚴重的地方,就比較不容易看見這類植物。其實,它棲息分佈於全台灣中低海拔的山區,所以不是不易生長,而是人類的影響。
郊山的步道是人類強築的工事,步道外的植物就讓它自行生長演替吧!身為智人的我們,在取用大自然資源時,要更能了解對自然的影響,如此才有生生不息的可能啊!
相關參考來源:
http://fushan.tfri.gov.tw/monthlyContent.php?month_intelligenceID=99&month=09
http://trail.forest.gov.tw/lib/lib_3_4_1.aspx?bio_id=37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